在周矶办事处像汪平林一样的流动党员不在少数。
他的老伴患有糖尿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两个女儿年幼还在读书,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老范一人肩上。2009年首届潜江龙虾节举行,在全省率先高举打造小龙虾产业品牌的旗帜。
如果没有发展虾稻共作,我不可能脱贫致富。市纪委监委驻老新镇秀河村第一书记李红华说:下一步,我们将帮助虾农在网上销售龙虾,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户收益,真正让虾-稻产业成为全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10年第二届潜江龙虾节成功举办后,我市大力宣传、整合和优化品牌资源,挖掘潜江龙虾文化内涵,使之融入浓郁的潜江民俗民情,形成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说:目前,虾稻共作模式已在潜江推广至75万亩,全省推广700万亩,全国推广1500万亩。没有龙虾节的举办,就不会有每年4到9月生态龙虾城人潮涌动、排队吃虾的火爆场面。
虾稻共作模式已成为潜江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他的老伴患有糖尿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两个女儿年幼还在读书,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老范一人肩上。2015年出资80余万元改编传统经典剧目《秦香莲》,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并获国家专项资助
市委书记吴祖云为苏湖渔场指明破题路径。吴清兵表示,下一步,渔洋镇将继续扛起责任抓整改,拿出硬招抓落实,真刀真枪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历史遗留生民困苏湖渔场是渔洋镇镇办渔场,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渔场1983年通电至今未进行电改。仅有的5台500KVA变压器、8000米低压线路,不仅供电半径过长、电损严重,而且因自管自修产生高额费用,农户承担的电费就高达9毛/度。
按照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渔洋镇不等不靠抓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啃下硬骨担使命今年,全市上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苏湖渔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带来转机。
与此同时,渔洋镇在电力改造项目完成之前,每年向市财政申请10万元对苏湖渔场进行电价补贴,切实承担起群众支出的高出电价部分,实实在在为民解忧、为民解困。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李理)苏湖渔场电力改造项目批复了。近年来,为解决渔场农户的实际困难,渔洋镇政府每年拨付5万元用于渔场电力补贴,降低群众用电成本,并新增多台变压器,提高电压。由市供电公司负责,加大争取力度,确保在今年将苏湖渔场电力改造纳入全省计划库予以实施。
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会、镇党委班子逐村开展大走访、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连月来,渔洋镇还通过一次次学习、一项项活动的开展,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推动主题教育在该镇全面开展、落地开花。该渔场总户数310户,总人口1300人,有6800亩生产面积,其中大鱼池有118个。渔洋镇供电所所长廖进发介绍,该项目包括新建改造10KV线路2.86公里,新建配变5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1.42公里,总投资181.6万元。多年来,因生产生活用电日益增长,电力设施日益老旧等原因,产生了电压低、负荷重、电费高、用电安全风险高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困扰渔场几十年的用电难题终于解决了。渔洋镇党委书记吴清兵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整改问题10余项,剩余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这些措施虽将农户的电价降到了7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支出高电费的压力,但对于整个渔场的电力配套、电力安全却无法有效保障。严义成介绍,周边村落普通居民用电仅5毛/度,几十年来,渔场农户被高额电费压的不堪重负。
11月2日,渔洋镇苏湖渔场农户严义成告诉记者,在今年我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困扰该渔场30余年的用电安全、高电价等历史遗留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主题教育见真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渔洋镇将推动主题教育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梳理出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化解了如苏湖渔场电力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难题,使老百姓的大量诉求在基层就得到合理解决。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解决苏湖渔场的一系列用电难题。通过多方积极争取,苏湖渔场电力改造项目已纳入省电力公司2019第4批项目清单,目前工程材料已进入招标程序市委书记吴祖云为苏湖渔场指明破题路径。按照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渔洋镇不等不靠抓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李理)苏湖渔场电力改造项目批复了。渔洋镇党委书记吴清兵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整改问题10余项,剩余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会、镇党委班子逐村开展大走访、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连月来,渔洋镇还通过一次次学习、一项项活动的开展,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推动主题教育在该镇全面开展、落地开花。啃下硬骨担使命今年,全市上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苏湖渔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带来转机。
渔洋镇供电所所长廖进发介绍,该项目包括新建改造10KV线路2.86公里,新建配变5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1.42公里,总投资181.6万元。困扰渔场几十年的用电难题终于解决了。
历史遗留生民困苏湖渔场是渔洋镇镇办渔场,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渔场1983年通电至今未进行电改。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解决苏湖渔场的一系列用电难题。通过多方积极争取,苏湖渔场电力改造项目已纳入省电力公司2019第4批项目清单,目前工程材料已进入招标程序。近年来,为解决渔场农户的实际困难,渔洋镇政府每年拨付5万元用于渔场电力补贴,降低群众用电成本,并新增多台变压器,提高电压。
吴清兵表示,下一步,渔洋镇将继续扛起责任抓整改,拿出硬招抓落实,真刀真枪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渔场总户数310户,总人口1300人,有6800亩生产面积,其中大鱼池有118个。
多年来,因生产生活用电日益增长,电力设施日益老旧等原因,产生了电压低、负荷重、电费高、用电安全风险高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义成介绍,周边村落普通居民用电仅5毛/度,几十年来,渔场农户被高额电费压的不堪重负。
这些措施虽将农户的电价降到了7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支出高电费的压力,但对于整个渔场的电力配套、电力安全却无法有效保障。11月2日,渔洋镇苏湖渔场农户严义成告诉记者,在今年我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困扰该渔场30余年的用电安全、高电价等历史遗留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与此同时,渔洋镇在电力改造项目完成之前,每年向市财政申请10万元对苏湖渔场进行电价补贴,切实承担起群众支出的高出电价部分,实实在在为民解忧、为民解困。仅有的5台500KVA变压器、8000米低压线路,不仅供电半径过长、电损严重,而且因自管自修产生高额费用,农户承担的电费就高达9毛/度。由市供电公司负责,加大争取力度,确保在今年将苏湖渔场电力改造纳入全省计划库予以实施。主题教育见真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渔洋镇将推动主题教育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梳理出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化解了如苏湖渔场电力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难题,使老百姓的大量诉求在基层就得到合理解决
残障人士胡新远说道。非常感谢市残联的帮助让我们有机会参加潜马,我们也想借助马拉松这个平台倡导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唤起全社会对残障人士更多的认可与尊重。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谭欣)与祖国同命运、与残联共奔跑。操场上,14名残障人士在市残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检测装备、调整心态,互相加油打气,一圈又一圈的完成训练。
为此,市残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针对潜江残障人士想参加马拉松的愿望,积极与市文旅局联系,商定残障人士参赛的具体事宜,为他们提供集体报名、轮椅转运、安全保障等服务,并为残疾人士参赛赠送轮椅,组织志愿者协助完赛。11月1日,天朗气清、阳光明媚,在潜江市民体育中心操场上,一群残障人士正喊着口号,努力练习,积极为即将到来的美丽中国2019潜江返湾湖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做准备。